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间工艺>>正文
陕西民间工艺之陕南竹编艺术
2011-11-7 14:05:30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
 

    陕南竹编为陕南各县一大特产,主要产于秦岭和巴山的一些山区县。系利用单竹破为细竹篾,有的还以小竹做骨架,再经传统手工编织而成的日用竹编制品和竹制工艺品,按用途分为日用竹器与工艺竹编两类。日用竹编主要为箩、筐、篓、筛、箕、庆、椅、篮、席、斗笠、书架、沙发、竹笼等;竹编工艺品主要有挂帘、屏风、竹箱、花篮、果盘以及各种竹编动物,如青蛙、兔、金鱼等。陕南竹编制品,结构严实,造型别致,工艺精巧,平整光滑,线纹优美,经久耐用,古朴素雅,端庄大方,牢固不拙笨,精巧不单薄。产品畅销全省和邻近各省。

   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中心地带,属北亚热带,山多岭众,河溪纵横,气候温润,雨量充沛,云雾缭绕,土壤肥沃,适宜于竹类生长;汉江两岸,秦巴山间,竹林苍莽,郁郁葱葱,一片竹的海洋,素有“陕西竹库”之称。竹类资源丰富,竹类品种繁多,主要有斑竹、楠竹、荆竹、木竹、箭竹、水竹、慈竹、紫竹、拐棍竹、拐拐竹、蓼竹、茨竹、丛竹等30多种。历史悠久,名不虚传。早在2000多年成书的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中即有“汉水重安而宜竹”的记载。文献还记载:“昔年秦口山崩,其下皆巨竹头”。早在唐宋时期,著名诗人杜甫、陆游、苏轼兄弟和画家文同等,都曾来到陕南秦巴山区游历赏竹,登山赋诗。文同“吐酒成竹”的传说和“胸有成竹”的成语典故,就出在陕南秦岭脚下的洋州(即今洋县)。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说:“北地少竹,唯秦以南多有之。”《陕西通志》云:“今汉中郡出媚竹,原理而长节根深,箭也。”《河渠书》载:“褒斜材木竹箭之饶,拟于巴蜀。”1983年汉江特大洪水,安康市汉滨区关庙江岸阶地,由于汉江激浪冲刷,暴露出直径达27厘米的碳化竹根。成片的竹根化石处于铺坝商周文化遗址之下,和《禹贡》记载的时间相同。说明陕南种竹的历史,一定比典籍所记载的时间更早。

    陕南秦巴山区汉江两岸的人民,不仅有悠久的种竹历史,而且很早就已开发利用竹子,用作舟之篙、船之缆、院之篱、旅之杖,或作建筑材料,或编织各种竹器,或作造纸原料等等。汉滨区奠安塔村出土的魏晋画像砖上的《迁徙图》,即可看到当时用竹篾编织的竹笼和竹篮的画面。唐代元和年间,金州(今安康)刺史姚合在《题金州西园》一诗中写道:“编草覆柏橼,轩悱皆竹织”,透过诗人的描述,可以看到当时的金州人已经用竹篾编织为轩,为扉。1989年安康地区文物普查中,在汉阴县酒店乡一农户家中,发现了一件以竹青编织的“背心”,大小只有手之一掬,重不足四两,是一件十分罕见工艺精湛的工艺品。□巫其祥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最近更新
 
图文阅读
 
陕西景点
 
陕西美食
 
陕西特产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