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泾阳县住宅习俗
2011-11-5 21:59:11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    建国前,泾惠渠沿岸一带人家习惯住房,北塬及沿山一带一般住窑洞。村庄街道多为东西走向,一家一户紧紧相连。院落宽的三丈左右,长约十五六丈不等。
    房屋结构布局多为六间厢房带倒座,门楼迎街道。进门后左右两边厢房对称,中间留有四尺左右的小庭院,厢房山墙之间修有照壁,灶房靠着山墙。照壁后边称为后院,用于堆柴草,饲养猪、羊、鸡等家畜家禽。后院留有后门,出后门为场畔。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,惟门楼迎面用砖砌成,上嵌砖雕额匾,诸如“耕读传家”、“忠厚传家”、“四季平安”、“勤俭持家”之类,以示为人持家之道。
    穷苦人家,一般只盖三间厢房和间半灶房。小康人家,在厢房尽头盖三间大房。富裕人家有正院、偏院之分。正院住人,偏院放车辆农具,饲养牲口。
    住人屋子均有大土炕,冬时用棉花秆或玉米秆烧炕取暖。
    北塬及沿山一带的地窑上有围墙,窑门洞用胡基箍成,院中打有渗井。
    70年代后期,庵间房增多。
    自80年代起,农村房舍结构变化较大。水泥板平房、两层小楼房日渐增多,内外装修也越来越讲究。
    绕县城四关的庆家道、张家村、都家村、东关村、西关村及先锋村,居民住宅已成排连片,一般为两层小楼,装修美观大方,客厅、灶房、卫生间一应俱全。
    本县人视盖房为人生头等大事。建国前至50年代初,人们盖房之前,必先请风水先生选址定向,烧香拜神择动土吉日。立木之日,梁上贴红纸额子,上书“上梁大吉”。亲朋乡邻大多前来帮忙,主人则备酒席招待。安置头门时,门楣上贴“安门大吉”红纸额子。房屋落成,主人备席酬谢匠人(俗称谢匠),饭毕清算工钱。
    新房一般都要过夏,以待彻底干透。迁入新居谓之“入烟”。“入烟”前鸣鞭炮,响铜器,备酒菜款待左邻右舍、亲朋好友。
    60年代后,请风水先生、拜土地神现象逐渐消失。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