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礼泉县生活习俗(2)
2011-11-5 19:32:38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
    14、“三回停”:新婚后三天不空房。三天过后,新娘由娘家叫回住三天,第二次住五天,第三次住十天,叫“三回停”。
    上述旧有习俗,现已大多不复存在。从80年代起,为适应社会新潮流,集体举行婚礼或旅游结婚等,已成为时兴的结婚形式。
    五、寿辰习俗
    本县老人一般年过60就要做寿,俗称“做生日”。是时,全家欢聚一堂,子 女、亲朋前来祝寿,送些糕点、糖果、烟酒之类的东西。然后子女、晚辈给老人叩头,吃“长寿面”等,孙子媳妇给爷爷送“鸡枕头”作寿礼,俗称“寿鸡”,取吉利、祝福之意。老人十分喜欢这种礼物,常常保存起来,死后当枕头用。新中国建立后,“祝寿”不再行叩头礼,晚上多以放映电影助兴。
    六、丧葬习俗
    本县丧葬习俗繁杂,无须详说,只就一般情况略述如下。
    (一)报丧。人死之后,即派人向亲友“报丧”,告诉入殓时间。同时,有些人迷信“风水”,还要看坟地,确定安葬日期。
    (二)“入殓。入殓时,先把死者尸体擦洗干净,穿戴整齐,然后放入棺内。是时,亲属、户族均应在场,并绕棺木一周,向遗体告别,最后统一化纸盖棺。
    (三)吊唁。安葬前一天举行祭奠仪式,亲戚朋友前来吊唁,赠送葬礼,如花圈、大蜡等。下午,男女孝子在哀乐声中列队先请祖先神位,然后“迎礼”。晚饭后,在灵前“献饭”、“祭奠”、烧化纸衣纸钱。有的还请人念经。
    (四)安葬。出殡时,灵柩放在门前,举行简单仪式,或焚香祭奠,或开追悼会,最后孝子化纸起灵。起灵后,孝子手持纸棍(哭丧棒)在棺罩前扯纤,长子或财产继承人头顶纸盆,在十字路口摔碎(有些地方不摔,而把纸盆放在墓穴里);女儿哭送灵柩,徐徐前行,至墓地绕墓穴三周,然后下葬、封口,筑土为墓。葬后连续三个晚上,儿孙要去墓地“打拍”,意在为死者作伴。
    (五)七期。为了对死者表示怀念之情,死后七天为一期,每期由女子、亲属去坟前烧纸吊唁,直到第七期为止,叫“尽期”。随后,在第一百天纪念一次,叫“百日”。
    (六)周年。周年为葬后例祭之一,一年一祭,连续三年,分别叫作头周年、二周年、三周年。三周年最为隆重,亲朋好友都来纪念,常有戏剧、电影。至此,丧葬礼仪全部结束。
    新中国建立后,本县“木棺土葬”的习俗依然如旧。不同的是村村设立公墓,一般不再看坟地,但安葬形式比较讲究,如砖箍墓等,送情的不仅有花圈、花灯、乐队、自乐班、电影等,有的还请西安秦腔名角唱戏,而且招待送葬客人的宴席也越来越丰盛。
    实行公墓制以后,过去因属于“下九流”的职业人员和因不正常死亡(俗称“横死”)而不准进入祖坟的习俗,已彻底废除,但本县至今改土葬为火葬者甚少。
    七、生育习俗
    本县境内把生孩子叫“坐月子”(其意是让产妇坐下休养一月)。孩子生下后,在门上挂红布条,不让人进去,俗称“忌门”。外婆得知后,立即带上“褯子”(尿布)、蜕毛(谋)衫、红糖、醪糟、鸡蛋、挂面等看望,并在婆家服侍女儿一月。七八天后,乡亲们在门上烧火庆贺,主人用烟、酒、糖果招待。十天、半月亲戚们带上红糖、饦饦馍等来看“月婆(产妇)”。满月时,舅家和亲朋持喜糕、衣帽、百岁锁、“牛曲连”(一种馍)等祝贺,主人备酒席招待,皆大欢喜。有些地方还给婆婆抹黑或让婆婆骑牛游街等。
    满月之后,给孩子起名。过去,多用猫、狗之类的名称。新中国建立后,名字又多与时代内容相结合,如解放、土改、查田、定产、普选等,有些则以其亲人在外工作的地点命名,如新疆、青海、兰州等。70年代后,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,起名比较文雅,如亚林、阿利、佳佳、沙沙、安娜等。
    八、节令习俗
    (一)“春节”:农历正月初一俗称“过年”,从大年三十起,家家摆设香案,悬挂老“影”(祖先遗像),祭祖先神灵。初一早,孩子们穿新衣,戴新帽,叩头拜年,并接受糖果和押岁钱。
    是日,“水火不出门(意思是不借给别人任何东西)”。早上,吃臊子面、饺子,取合家吉祥、团圆不破之意。如果家里死了老人,连续三年,称初一或初二为“新灵”(也叫“新坟”)。这天,亲戚要前去烧纸吊唁。
    初二至十三日,人们互访亲友,馈赠礼品,祝贺新年。路人往来穿梭,络绎不绝。城乡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。
    正月十五为元宵节,也叫过“小年”。十四、十五、十六日傍晚,孩子们打灯笼在村中嬉耍,俗称“花灯会”。家有新媳妇,连续三晚,在门上挂大红宫灯。
    十五早上,全家吃饺子;晚上,给祖坟里送灯烧香。入夜,城乡彩灯高悬,辉煌如昼,有放焰火、耍龙灯的,有跑旱船、耍狮子的。随后,接连两三天,高跷、芯子、柳木腿、背故事、竹马等社火耍得热火朝天。80年代后,“正月十五闹元宵”的习俗依然存在,且活动内容愈来愈丰富,有电影、录像投影、文艺演出等,其规模之大,装饰之别致,是过去无法比拟的。
    二十三日为“游百病日”。下午,人们在门首插上谷草,叫“散疳”(疳,中医叫积食,小孩患此病肚胀面黄)。大人给小孩衣裤上缝彩布、雄鸡,以避疳疫。
    正月三十日晚,家家门前堆放柴草,点着后,大人、小孩在火上跳跃,说明年已过完,以火燎之,俗称“燎荒火”。
    (二)“龙抬头”:农历二月初二叫“龙抬头”。这天,家家都炒“豆豆”吃,叫“咬虫”。俗话说:“咬了虫,牙不疼”。
    (三)“清明节”:人们多在清明前一天到新坟、第二天到老坟扫墓祭祖。新中国建立后,学校师生和职工干部常常携带花圈、花束,在这天祭扫烈士陵墓,寄托哀思。
    (四)“端阳节”:农历五月五日为端阳节。这天,人们给小孩带“香包”;给颈部、手和脚腕部拴“花花绳”;给耳孔、鼻孔抹雄黄药,以避暑气。外婆、外公带上“粽子”、“油糕”等,给外甥家送“端午”。时值“三夏”大忙季节,因无时间,常推后送礼,故称“追节”。
    (五)“七巧节”: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巧节。相传是牛郎织女渡鹊桥相会之日。过去,农村青年女子在村中设香案,敬献瓜果,把自养的“豌豆花”分节束上彩带(俗称“巧芽芽”)放在桌上。然后,围绕“巧芽芽”,口唱“乞巧歌”拍手跳舞,其意是要变个心灵手巧的姑娘,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。此俗现已消失。
    (六)“中秋节”: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。相传这天月宫嫦娥下凡,观看人间生活。城乡人民大都在院中摆上月饼、瓜果等,边赏月边吃月饼,俗称“团圆节”。现又兴起女儿给娘家送月饼之风。
    (七)“重阳节”: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。相传这天为登高之日,也是舅家给外甥追节之时,俗称“九月九”。
    (八)“十月一”:农历十月一相传是孟姜女给丈夫送寒衣之日。这天,儿女们都要为死去的祖先在坟里烧棉衣、棉被(纸制的)。
    (九)“冬至”:据传为孔子生日。旧时以此为“教师节”,乡村小学放假,学生带上礼品看望教师。农村妇女去娘家到祖坟里“烧纸钱”。
    (十)“腊八”:据传农历腊月初八为释迦牟尼成佛日。家家用豆子、小米、面条和各种蔬菜,并佐以豆腐、肉丁、调料等,做成“腊八饭”献佛,除自食外,还互相端送。
    (十一)“祭灶”: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“灶君”升天之日。为了让灶爷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,家家供奉灶爷,陈设香案,献上灶糖、饦饦馍,由女主人拜祭,俗称“祭灶”,现无此俗。
    (十二)“除夕”:农历腊月三十(小月二十九),家家供祖先,贴对联,燃放鞭炮,除旧迎新。晚上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谈论国事、家事,至深夜十二点鸣炮庆贺新年,有的甚至通宵达旦,谓之“守岁”。
    九、文娱习俗
    过去,由于经济不发达,城乡文化生活贫乏,本县农民为了交流物资或者纪念神佛,自发立起一些古庙会,如“二月二”、“三月三”、“四月八”、“八月二”庙会以及县城西关在清朝光绪二十年(1894)左右立起的“十月古会(据说,当时西藏喇嘛去京城向皇上进贡,路过此地,不钻洞子,即不进城门,只好在西门外搭棚迎接,并立会唱戏,以示隆重)”等。此外,还有“争山会”、“娘娘婆会”、“忙农会”等,名目繁多,不一而足。本县逢庙会、古会以及丧葬、过三年等,都唱皮影戏(也叫“小戏”)。本县杨老四、王天德祖传的皮影戏,技艺超群,闻名遐迩;演时行装简单,费用低,群众喜闻乐见。
    新中国建立后,秦腔、歌舞、广播、电影、电视等在境内日渐兴盛,皮影戏衰落,偶尔演唱,看的都是些老年人。
    本县逢年过节或开大会时,普遍敲锣打鼓。敲法因地而异,如县东乡的“一窝风”、县城区的“连三锤”、县南乡的“十样景”、“孙猴点鼓”等都比较有名,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娱形式之一。

上一页
[1] [2] 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