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秦都区生活习俗(1)
2011-10-30 14:57:22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
    一、饮食
    本区人一日三餐,乡间过去早饭多在9点至10点;午饭在2点至3点;晚饭,当地习惯叫“喝汤”,冬天大都在5点至6点,夏天在7点至8点。
    境内虽是产粮区,解放前,不少人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。解放初,由于生产水平低下,渭河南人多地少,基本上还是以玉米等杂粮为主,渭河北人少地多,细粮较多些。一般都是早上玉米糁子就酸菜;中午主食是玉米面做的搅团或麦面条与玉米糁子混合做的糁糁面,多少炒一点绿菜;晚上,还是玉米糁子或吃一点中午剩下的饭。50年代,由于生产发展,生活有所改善,食细粮较前多。1960—1962年困难期间,粮食大幅度减产,定量吃饭,一般每日每人平均8两。有的还吃麸皮、糠菜或豆渣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粮食连年丰收,人民群众吃饭都以麦面为主,辅以杂粮调剂。早饭和晚饭大都以大米稀饭和蒸馍为主;中午以面食为主,主要是干面条,还有米饭、面皮、煎饼、饺子、炸油饼、烙锅盔等。副食除传统的酸菜,还有2到3种炒菜或凉拌的菜。吃肉和蛋类已是经常性的。有时也吃玉米搅团是为调剂口味,杂粮大都被作为饲料。如果来客或过年,炒菜一般都是5至8个,甚至更多些,另外酒、肉必不可少。主食有臊子面、水饺或大米饭等。
    喜庆宴席过去有“五碗菜”、“八围一”、“十出头”、“十三花”、“十七围”等。“五碗菜”、“四菜一汤”通常是逢年过节或平常待客吃。“八围一”、“十三花”、“十出头”、“十七围”等大都用于订婚或结婚。其中以“十三花”和“十七围”最为丰盛。十三花是4个肉菜、4个素菜、4个干果,再加一盘糖。“十七围”除上述13样外,再加4个干果碟子。在“十三花”或“十七围”上完后,紧接着是“零端”,通常有8到10个,甚至更多的炒菜。讲究次序是三仙头,丸子尾,过去常以豆芽为结尾菜。近年,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,在摆宴设席中又新增加了牛肉、鸡、鱼、排骨肉等。丧事埋人多吃“八大碗”或“十出头”席。
    逢年过节亲朋相互送节礼,有点心、南糖、天鹅蛋等。进入70年代后期增加了烟、酒等。
    待客和送礼常用白酒,最常用的是西凤酒或太白酒,也有红酒(即甜酒)。80年代,又兴起葡萄酒、啤酒。农村老年人仍喜欢喝白酒,城乡青年人喜欢饮葡萄酒、啤酒。
    二、饮水
    60年代前以饮井水为主,靠近河边和杳泉水的村庄,也有饮用河水和泉水的。
    渭河南面除用辘轳汲水外,也有人用带拐的杆(井杆)挂桶取水。城区多饮用渭河水,也有许多人专门销售河水。由于渭河水含泥沙大、水浑,因此饮用渭水的人家里都有一个大缸,进行沉淀。沉淀的方法是先将水倒入缸内,洒点麦面或白矾面,让泥沙沉淀,最后取上边清水饮用。北塬马庄、双照、大王乡一带,地高井深,汲水工具是手扳辘轳、双下索,汲水时两个人,一个绞,一个掇井绳。
    从60年代开始,城里部分居民就饮用自来水。而农村的深井区仍然沿用手扳辘轳搅水习惯;浅水区则采用手压泵吸水,这种办法虽轻松方便,但食用表层水,不够卫生。
    近年来,一些富裕村逐步实现自来水到户。
    三、服装
    民国时期,普通居民衣服多以大布(粗布)为料,城市或农村一些较富有的家庭,也有用洋布和绸缎的。
    颜色一般都由染房(私人作坊)印染,多为靛蓝色、黑色。一部分人由于无钱印染,就用青泥、国槐籽、椿树果或草木灰等方法自染。以后,随着化学染料的兴起,人们大都买些染料投入烧开的水锅中进行染煮。本区人夏天多穿白色、灰色,冬天多为蓝色或黑色,俗称“冬青夏白一根葱”。
    衣着式样:清朝时,本区上流社会的人习惯马蹄袖、长袍马褂,上、下两截穿。民国时期,做生意的人(商人)穿长袍,戴瓜皮帽;读书人或务公事的人身穿长袍,头戴礼帽,后兴起穿中山服和公干服。普通劳动人民从清到民国都是短衣短裤。年轻人习惯对襟衣,老年人和妇女习惯穿大襟衣。姑娘出嫁,年轻媳妇出门习惯穿裙子,绣花鞋;男子结婚行礼,穿长袍、戴礼帽。小孩穿“花裹肚”、“猫娃鞋”。
    解放初期,机织布大量上市,花色品种逐渐增多,一般家庭逢年过节,都扯布做新衣。中山服、列宁装是最流行、最时兴的式样。
    70年代,化纤品逐渐流行,服装由自做自穿,转入购买成衣,种类样式也日新月异不断更新。曾先后兴起过红卫服、夹克、西服高领、翻领衣和各式裙子等。针织内衣和毛衣毛裤也很普及。80年代末,农村老人也开始穿制服、对襟衣服,城乡差异逐渐缩小。
    四、发型
    进入民国时期,开始剪掉辫子。这时大多数男子留的是“短刷刷”,即四边剃光,长发留于脑后,但不得超过脖项,后改为剃光头,此地称“光葫芦”。未出阁的女子留一根长辫子,垂于脑后,辫根及辫梢用红绳结扎。女子结婚称“上头”,改变发型,将头发在脑后挽一个发髻,盘成椭圆形,外用马尾或线、丝织成网格套住。
    解放后,姑娘们多留双辫子,发辫分成两绺,结成两条大辫子。婚后剪成齐耳短发。俗称“剪发头”。年龄稍大的还挽发髻。到了80年代,未出嫁女子留“荷叶发型”,有的披发。结过婚的年轻妇女,大都烫发或在脑后用头绳、绸子挽成一撮。也有未出嫁的女子烫发。年龄较大的妇女,大都剪掉了长发,留剪发头。青年男子在解放初的发型有青年头、中分头、偏分头、一边倒、小平头、大背头等,到了80年代,有长头发、长鬓毛、烫发。农村有些上了年龄的男子仍剃“光葫芦”。

[1] [2] 
下一页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