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间艺术>>正文

安塞民歌(4)

2009-8-19 9:23:59  来源:安塞县政府公众信息网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游遍西安,出行必备!《2012陕西年票》加《忒色西安》共计:105元 【点这里淘宝购买

    六、宗教歌曲
    宗教歌曲大抵可以归纳为两类,一是土生土长的,如道教歌曲等;一是舶来嫁接的,如佛教歌曲、基督教歌曲、天主教歌曲等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类歌曲在本县已绝迹。
    1980年起,县文化馆用两年时间对县境内部分地区的民歌进行了搜集、挖掘和整理。同时也发现了一批中老年民歌手。老年歌手胡世山、烟有贵、牛海玉、朱起章、杨保山、冯三丁、郭忠孝、党生盛、梁尚书、高炳旭、佘步英、徐桂花等;中青年歌手有贺玉堂、张慕胜、高长才、吉秀英、张启旺、王芝翠等。从他们口里采录民歌500余首,经整理、筛选将326首民歌编印成《安塞民歌》集。《中国民歌·集成卷》从中选入2首,《陕西省民歌集成卷》录入12首。
    安塞著名民歌手贺玉堂,1948年生于安塞县沿河湾镇一个农民家庭。他爷爷、舅舅都是当地有名的民歌手,耳濡目染,使他从小就热爱民歌,学了不少信天游、劳动号子、小调、酒曲。当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后,他又整理新编了不少民歌。从学校到部队,又从部队到县上工作,他走到那哪里,都搜集陕北民歌,一有机会便唱上一段。
    经过刻苦努力,贺玉堂终于成为众多民歌手中的佼佼者,引起文艺界的重视。从1980年起,上海艺术出版社、西安电影制片厂、山西、甘肃、北京等地文艺单位先后为其民歌录音。专家们称他的唱腔“音高而不杂、悠扬婉转、情景交融”。1984年5月,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《黄土地》影片中贺玉堂扮演一个穷汉,在酒席上演唱酒曲。1984年《人民中国》杂志长篇介绍了贺玉堂和他的民歌。同年8月到1985年元月,贺玉堂应聘登上西安音乐学院讲台,讲授民歌、民乐。
    1986年,贺玉堂在文化部、广播电视电影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民间歌舞电视大奖赛中,荣获创作三等奖、演唱二等奖。同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,一举成功,轰动了北京音乐界,《光明日报》和《陕西日报》予以报道。
    1989年9月份,在大连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,获民歌演唱“突出贡献”奖,剪纸“突出贡献”奖,获“争奇斗妍、独具风彩”锦旗一面。
    贺玉堂演唱民歌音韵和谐,曲调高亢、嘹亮,情感奔放,音域宽,旋律起伏大。有的曲调常常出现混合拍子,而且高音不用假声,在节奏上有着更大的自由。有时根据语音的长短,采用一些接近朗诵的节奏,是很难用2/4或3/4表达的。延长音有的延长原音符的1倍至2倍,甚至4倍至5倍。他演唱的民歌在高音谱表的第2线到上加2线以上,特别哄亮。
    贺玉堂的名字被录入《中国职工自学成材者辞典》、《中国自学人才荟萃辞典》、《中国群众文化辞典》,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了《民歌大王贺玉堂》两盒录音带,发行两万盒。
    至1990年底,贺玉堂在电影《黄土地》、《黄河》、《黄土情》等23部影视片中扮演角色或配唱。  
    多年来,安塞的民歌手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大型晚会演出,先后为七十余部影视剧配唱,“民歌大王”贺玉堂作为他们中的杰出代表,于2001年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,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上万名观众面前高歌一曲《黄河船夫曲》。他那纯净透亮的高音,悠扬婉转的唱腔,引来了如潮的掌声。如今,年轻一代的安塞民歌手王二妮、李涛继承了前辈的传统,并有所创新。也是在2001年,他们在于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农民民歌大赛中,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①于老师,名为于志明,1989年在延安歌舞团当编剧。这是他下乡采风时整理的。
②刘志丹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。
③胡宗南为1947年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军队最高指挥官。

上一页
[1] [2] [3] [4] 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最近更新
 
图文阅读
 
陕西景点
 
陕西美食
 
陕西特产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2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
WWW.SANQINYOU.COM
. All rights reserved.